
2023-06-07 22:01:01 sunmedia 8930
到底是怎樣的精神力量,,讓一個普通甚至草根階層出身的人,,在貧困中逆襲成為一代著名專家,,為閥門行業(yè)作出巨大貢獻,?
讀《回眸八十春》,,就像親眼目睹了一位業(yè)界專家鮮活濃烈的一生,。
他叫項美根,,這本書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回顧了他一生的過往,,從出生一直寫到80歲,,時間跨度之大,所涉內容之繁多細致,一度將人帶回到那個貧困而艱苦的歲月,,體驗生命不息,、奮斗不止的勵志故事。
書中多處著筆墨詳細描寫了童年的困苦,,第一章便是“我的老家項宅村”,,緊接著寫了童年、外祖父母,、小學,。以當今社會的視角來看,項老之所以對于童年的記憶如此深刻,,正因為那個時代的貧苦,,使他在本該最為無憂無慮的童年,有干不完的活,,受不盡的苦,。
甚至小時候沒有鞋穿,光腳干活長成了“大腳骨”,,然而窮且益堅,,不墜青云之志,正是種種磨難和困苦,,讓他在童年時期就養(yǎng)成了獨立,、吃苦耐勞的精神,并且對周圍的人,、事,、物有非常濃烈的感恩之情,直至寫下這本書,,仍然對彼時的人有著訴不盡的感念,。
這樣一個草根出身的人,如何一步一步歷練成為知名專家呢,?
他在書中記錄了生平經歷的四次關鍵而正確的決策,,以果敢、智慧與勇氣走對了人生十字路口的每一步路,。
同樣生長在農村,,那個時代的許多人只有小學、初中學歷,,便走出學校自謀生計,,項老與之不同的是,他少年時對求學有著近乎執(zhí)著的渴望,,不滿足于只是小學文憑,,他賣掉自己的口糧換做學費,,順利升到了初中。
因為自幼酷愛學習,,他的成績始終不錯,但生活條件卻隨著他的求學而愈加艱苦,,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,,住校買不起鋪蓋,就與同學合住,、共擠一張床,,如此艱苦的條件下,他的學習沒有受到絲毫影響,。
順利升入大學時,,他的身體情況卻出現(xiàn)了問題,身患肺病治療了四年之久,,可以說,,項老先生的求學之路異常坎坷,,環(huán)境的困苦,、疾病的侵擾之下,他依舊把學習做到了極致,,還會在節(jié)假日勤工儉學,,去建筑工地上挑砂石、拉磚瓦,、做油漆工……種種不為外人道的辛苦,,在書中只用了寥寥幾筆帶過,這卻是他自食其力,、艱苦奮斗的精神源頭,。
項老的經歷,并沒有使他內心狹窄陰暗,,反而令他多了感恩與陽光,,身在黑暗,心向光明,,即使離開家鄉(xiāng),、母校多年后,生活優(yōu)渥的他仍然會流露出對那片土地深深的眷戀,,用公益捐贈等多種方式來幫助家鄉(xiāng)發(fā)展進步,,為曾經感受過的溫暖贈與另一片春天。
從1964年參加工作后,,他便投身于“閥門電動裝置”的發(fā)展和探索中,,到2020 年由我國主導起草的國際標準ISO22153-2020“工業(yè)閥門電動裝置一般要求”在全世界發(fā)布實施,,使我國閥門電裝從 1965 年填補空白的零起步。
他曾獲全國優(yōu)秀民營科技企業(yè)家,、農業(yè)部先進工作者的榮譽稱號,,還曾主持、參與完成了50多項課題,,其中多項榮獲國家級,、省部級、市局級重大科技成果獎和標準化成果獎,,并獲40多項專利成果,、公開發(fā)表論文40余篇,為閥門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,。
《回眸八十春》編寫工作開始于2019 年 4月,,止于2022 年 2月,共歷時兩年十個月,,22 萬多字,,已經80歲的他對電子科技并不熟悉,于是全文都在手機微信上打字編撰,,反復修改整理而成,,這本書是他對人生的總結,也是一曲高亢的奮斗之歌,、一段閥門行業(yè)的壯闊史詩,。
書中,項老謹慎詳細地記述了自己的生平,、家庭環(huán)境,、發(fā)展歷程,通篇讀完,,卻覺“逆襲”二字有失偏頗,,這不是一個逆襲的過程,這是一個向陽而生,,跋山涉水趕赴夢想的旅程,,他的形象飽滿而立體,事業(yè)是他一生的追逐,。
“鍥而不舍,,金石可鏤。鍥而舍之,,朽木不折,。”
盡管只是平實而簡練的語言,,卻使一個勵志的形象躍然紙上,,這份對目標的堅守,、對夢想的執(zhí)著,對每一位繼往開來的年輕人,、對每一個求學中的莘莘學子,、追尋夢想路上的有志之士,都是一劑溫柔的鼓勵,,值得細細品讀與回味,。
這本書,是對奮斗人生最好的致意,。
本文首發(fā)于商媒在線,轉載須注明出處,。